全球头条:黄埔楼市领跌全广州,要不要原谅它?
如果你认为三四月楼市成交量开始下跌了,那你的认为是对的。
(资料图)
四月的第一周,比三月的最后一周,楼市成交下滑了不少。
其中成交量下滑最大的是哪?我给你四个选项:
A、黄埔 B、天河/海珠 C、南沙 D、荔湾
如果是选A的同学,恭喜你,回答正确。
如果选BCD的,回答错误。BCD这三个区域,四月的第二周,成交量不但没有下跌,环比反而都增加了,并且增加的还不少:
海珠天河中心区,成交环比上涨50%;南沙,成交环比上涨113%;荔湾,成交环比上涨150%。
黄埔,成交环比下跌72%,环比成交跌幅全市第一!
剩下还有几个区成交量是下跌的,包括番禺(-32%)和花都从化(-17%)。
白云、增城整体微增。
概因为黄埔成交数量绝对值下跌的实在太多,直接导致全广州的楼盘成交总量下跌。
就是说,如果不是黄埔成交跌的这么狠,广州四月第二周成交量依然是保持增长的。
这是肿么了?
黄埔不是号称东部楼市发动机、地产弄潮儿、旧改鬼谷子、当红炸子鸡吗?
怎么一下成了全市最吊车尾、拖后腿、学渣钉子户的那位了?
那还得具体分析。
首先,黄埔区的带看量并没有明显下跌,带看(贝壳)客户组数,只是从1935下降到了1850,跌幅-4%而已。但成交量可是下跌了72%啊 !
放眼全广州,也只有花都从化的带看量是下跌(-5%),其他所有区的带看全都环比增长。全广州的带看数量整体上涨了4%,一点没差。
将近2000组客户到访了黄埔(全市第三仅次于增城和番禺),但全区只卖了50多套房子,转化率只有3%,这尼玛闹呢?
想买房的人并没有减少,但是掏钱的意愿降低了,观望的气氛变浓了。
观望气氛变浓,原因只有一个:
热销了一个多月后,黄埔涨价了,而且涨的还不少。
有前期热卖的盘,直接拉了个10%的涨幅,几百万一套的房子,封死涨停板。
然后成交量就下跌了,跌的还巨多。
不止是黄埔的几个热盘,从全市的销量看,三月份涨价的盘,销量都不太好。
所以大家可以暂时放心一下,涨价去库存这事儿,暂时看来,依然不太好使。
二月份楼市的复苏,并不是强复苏,而是建立在春节回来普遍降价促销的基础之上的弱复苏,当优惠回收甚至上涨,销量马上就掉头向下。
还记得我当时说的话吗,现在的复苏完全是存量复苏,我吃了你的,你就没得吃。价格上涨后楼市的表现,完全印证了我的说法。
有些盘从月销百套到月销个位数,就是这样实现的。
反之,三月下旬价格依然保持稳定的项目,整体销量都不错。
无论是涨价的还是降价的,都不具体说是谁了,我朋友圈里开发商的大佬还是挺多的,发出去得罪人。
近期想买房的一些朋友,现在反而可以考虑多看看,以下几类盘近期应该会降价:
1 前期涨幅过大,并且存货数量还比较多的项目;
2 至今销量萎靡的项目;
3 定位偏向于刚需,并且存货还比较多的大盘;
4 片区未来供应量持续很高,并且前期没有太多优惠的项目。
5 之前降价也卖不动的项目。
而以下几类盘降价的可能性不大:
1 中心区的项目,大部分价格会保持稳定;
2 前期卖的好,近期虽然涨价但是存货已经不多的项目;
3 不追求流速,更追求货值的项目;
4 有超长长板,压根儿不care自身缺点的特色项目。
从宏观层面看,年内出台普惠性的楼市刺激手段,我认为没有太大可能。
广州目前唯一可以期待的,就是给南沙、黄埔,个人建议再加一个荔湾,开放人才购房政策。
国庆节前能有,那就有,没有的话,今年也就这样了。
近期想买房,想了解具体情况的,可以加我们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