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发布最新数据!本月LPR有望再降?
央妈又要派送大礼包了?
昨日,央行公布了11月新增贷款、M2、社会融资总规模等金融数据。
【资料图】
有几个数据,值得跟大家分享一下。
01
M2增速创6年来最高值
首先是代表广义货币总量的M2,继续走高。
11月末,M2余额264.7万亿元,同比增长12.4%,增速达到近6年最高值。而M1增速,已连续2个月回落,跌到了4.6%。
M2和M1明显背离,形成巨大的剪刀差。
当M2上升的时候,说明大家都在往银行存钱,不去投资也不去消费。而M1连续两月增速下滑,说明大家正在把活期账户里的钱往定期账户里面存。
事实就是,11月住户存款新增了2.25万亿,企业存款才新增1976亿,差距非常大。毕竟,去年11月同期居民存款才新增7308亿,而企业存款则新增了9451亿。
这也进一步说明没人消费,居民存款向企业存款回流不畅,进而导致了超额储蓄。
主要是因为疫情的影响,很多人不能外出消费,以及部分人收入下降也不敢随便消费。
显而易见,目前大量的钱还在银行里面,无法进入实体经济,也就无法拉动消费和投资。
02
房贷数据小幅回暖
其次,与房地产相关的房贷数据,也有一些变化。
央行数据显示,11月居民新增中长期贷款2103亿,比10月的332亿要好不少,反映出房地产的一系列措施正在刺激着市场需求的释放,但和去年同期(5821亿)相比还是偏弱的。
△示意图(图片来源:摄图网)
主要原因在于:
· 疫情导致外出受限,从而影响楼市成交。并且,疫情冲击居民收入,没有了稳定的中长期收入,买家购房意愿明显大打折扣。
· 房企信用风险会冲击购房预期。虽然当前的一系列金融支持政策都聚焦于保交付和保房企的外部融资,但需要时间;
· 没有房价上涨预期,观望的购房者增多。
总而言之,房地产市场修复任重而道远,仅依靠金融支持房企是不够的,得在需求端发力才行。
此外,1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9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6109亿元;11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43.19万亿元,同比增长10%。
△图片来源:华尔街见闻
社融增速已经连续两个月回落,新增社融规模也略低于市场预期。
总结起来就是:经济还是要扶持,还得放水。
03
年内最后一次降息要来?
如何放水?一是降准,二是降息。
就在本月5日,央行时隔7个月再次降准,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约5000亿元。
降准预期已经落地,降息空间也即将打开。
从明天开始的24小时内,全球多个重要的经济体央行都将公布最新利率决定。
第一个公布利率决议的是美联储,将上调50个基点,使得终端利率到达4%-4.5%的区间,达到200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美联储加息放缓,人民币贬值压力减轻。本月,央行或将迎来年内的最后一次降息。
△示意图(图片来源:摄图网)
重点关注星期四(12月15日),央行发布本月MLF利率,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LPR利率风向标。